Return to site
· 耶穌多說理 還是有情人
broken image

近日有機會回港教授崇基神學院的一科「行導型教會教育」,備課時當然不敢怠慢。在提到情緒、感受對信徒的影響時,很偶然找到了 EQ 專家,哈佛大學的 Daniel Goleman 的一個 Ted Talk 演講。

當中的三個片段確實發人心省,十分值得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
https://www.ted.com/talks/daniel_goleman_on_compassion/transcript?language=en

broken image

第一個片段(由00:38開始)提及「普林斯頓神學院」的一個研究,當中有一組神學生,被告知要準備一篇實習佈道的講章。有一半的人抽到耶穌提及「好撒瑪利亞人」的比喻(該比喻乃關於一個仁慈的善心人在旅途中,為倒在路旁的陌生人擔擱旅程,慷慨地給予幫助),而另一半的神學生,則抽到其他聖經相關的講題。

他們之後被告知要到另一大樓去講道。但當他們經過其中一必經之處時,就被安排遇到一個正在屈身呻吟、需要別人幫助的人。研究目的是要去看看當人們的頭腦深思過寓言的意涵後,會影響他們的行為嗎? 特別是那些抽到「好撒瑪利亞人」比喻的同學,他們有更願意幫助別人嗎?

broken image

十分可惜,該研究顯示,頭腦上深思明白比喻的教導,對他們更有同理心去幫助別人,是完全沒有影響的。

第二個片段(由02:03)是 Danile Goleman 提及「腦科學」在研究當有兩人互動時腦部發生的活動,原來當一個人去關心另一個人時,我們的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,會像Wi-Fi一樣的發射訊號瞄準對應對方大腦中的同一個部位,以至於「同感」能自動發生。故此,人類天生有「同情心」這個能力,可以自動感受他人的感受。

broken image

但同一時間,第三個片段(由06:21開始)又提及一個訪問(訪問有關一個殺害親生祖父母、母親以及五位大學女生的殺人犯)。當問及有關的殺人犯是如何做到殺害自己的親人時,他竟說「....如果我感受得到他們的痛苦悲哀,一定下不了手。我得將自己那個部份關掉才行。必須先將自己的那個部份關起來。」

三個片段連串起來,令我想到一個結論(非常個人的):

  1. 單單頭腦上明白真理(包括十分認真的人),並不一定能夠改變人的行為。
  2. 我們每個人按著神的創造,天生就有「同理」感受別人的能力。(當然撇除了某些生理上腦部受傷及缺失的情況)
  3. 但因著不同的原因,我們「能夠」將「同理」別人的能力關起來。

是故我認為,若要讓信徒更被上帝的話語轉化,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,在與上帝、與人、與世界互動時,更有胸襟去接受不同的可能性,以致能更全面地與上主互動的話,我們不能不檢視自己是否將「同理」別人的能力關上/弱化了。因為有可能因著我們不自覺地(因著墮落世界、原生家庭或成長的某些創傷事件影響),為著保護自己等緣故,將「感受」的部份(甚至是大部份)能力都關上了。

因著對「感受」的麻木,令我們看事情時,只能落在非黑即白、缺乏寬容、同時未能理解別人而不自知。如是結果,便很容易成為昔日令耶穌最痛心的法利賽人,只懂指責別人的錯誤,站在道德高地,而對當時在罪中掙扎者及其面對的困苦卻袖手旁觀。這同時影響人如何理解上主的心意,我們看待上主的話,視聖經為律法? 是規範? 還是情信? 其實這都跟讀者「全人狀況」有著極大的關係。

broken image

個人認為,Focusing的練習(學習由敏銳身體開始,去與自己的感覺及真實狀況好好相處),是開啟已關閉之「同埋心」的鑰匙。難怪 Peter Campbell 博士和 Edwin McMahon 神父都肯定 Focusing 於靈命成長上的作用,因為靈性生活不只局限於頭腦上的認知及理解,更應包括一個人如何能以全人(包括「感受」部份)去回應基督的呼召,建立與上主緊密連繫的生命。

我也繼續邀請有興趣的弟兄姊妹,參與本人試辦的 FOCUSING 「生命自覺」網上學習小組(歡迎插班),看看會否給有「情緒困擾/困難」的你有所幫助。

FOCUSING 「生命自覺」網上學習小組

(本課程只為學習Focusing基本技巧,並不能取代正式的輔導及心理治療之用)

《費用全免,名額有限》

https://www.fcc.lchks.org/online

(點擊以上超連結後,拉下網頁到 FOCUSING 「生命自覺」網上學習小組 一段落中,便能找到有關報名的超連結,謝謝)

broken image

P.S. 能夠在神學院課程中再次教番以前的學生,實在是最感恩、最令人鼓舞的事情呢!